實驗簡介:
本實驗根據(jù)《大學體育》健美操課程主要知識結構和特點,按照體系化設想,梳理出三個典型的團體操預演技術模塊(如圖1所示),開展探究性虛擬仿真教學實驗,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實現(xiàn)高校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個性化、智能化、泛在化實驗教學新模式,形成專業(yè)布局合理、教學效果優(yōu)良、開放共享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實驗教學新體系。
(1)通過大型團體操預演認知模塊,幫助學生了解平臺使用方法,大型團體操編排的基本原理、設計流程及跑動路徑選擇,探索多種團體操的跑動路線及多人配合方法。學習掌握團體操創(chuàng)編、隊形設計等方法的基礎上,熟練掌握自己的跑動路線和方向、以及與多人協(xié)作配合的方法。
(2)通過大型團體操預演實踐編排模塊,幫助學生掌握大型團體操編排的基本原理、設計流程及跑動路徑選擇,模擬某高校體育活動場景,由學生進行自主選擇場景、規(guī)模、主題、隊形、配樂等,通過探索團體操編排教學方法和優(yōu)化過程,培養(yǎng)學生設計、創(chuàng)新編排大型團體操的綜合能力。
(3)通過大型團體操預演個人路徑演練模塊,通過教師給定團體操主題、路徑與結果,系統(tǒng)隨機出現(xiàn)團體操流程模型供學生進行實驗。幫助學生掌握自己在此項團體操中的主要站位、行走路徑、衣飾著裝、音樂拍點等必要內容,以第三人稱視角與本團體操中他人進行協(xié)作配合,從而達到自主學習和練習,提升大型團體操排練和合成效率、節(jié)約排練成本的目的。
設計原則:
依托學校信息化的學科優(yōu)勢和健美操特色,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將“虛擬現(xiàn)實+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融入到團體操教學當中,堅持“學生中心、產(chǎn)出導向、持續(xù)改進”的原則,面向行業(yè)和社會資源共享,突出大型團體操編排預演的團體表演性、體育藝術性和宣傳教育性。針對《大學體育》健美操課程對學生團體操編排和表演的授課要求,在三維虛擬仿真情境下,使學生在掌握團體操創(chuàng)編、隊形設計等方法的基礎上,熟練掌握自己的跑動路線和方向、以及與多人協(xié)作配合的方法,進而復制出大型團體操表演場景,供學生自主學習和練習。通過團體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tǒng),教師可不受時空限制在虛擬空間中生動地講解團體操知識及利用團體操虛擬場景使學生進行虛擬操作體驗演練現(xiàn)場。
課程目標:
系統(tǒng)建設完成后將使我國高校健美操課程建設的第一個應用虛擬仿真技術的線上團體操演練教學系統(tǒng),在體育行業(yè),本實驗所用教學方法與內容改革方面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填補我國高校體育課程中大型團體操虛擬仿真實踐教學平臺方面的空白。本實驗大大豐富健美操課程教學內容的同時提供豐富的虛擬化教學素材與交互式教學體驗。教學內容與方式的改進,對提升大型團體操排練和合成效率、節(jié)約排練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實驗要求:
1. 專業(yè)與年紀要求 本虛擬仿真實驗適用于所有專業(yè)學生進行團體操演練學習及實驗操作,設計編排實驗內容也可作為體育相關專業(yè)學生健美操或團體操等課程的輔助學習及實驗。虛擬仿真實驗過程中使用到的知識與方法與《大學體育》課程中健美操課程教學大綱的核心知識點有關,通常安排大學1年級及2年級進行學習演練及實驗操作,其中編排實驗內容尤其適合于體育相關專業(yè)進行實驗學習。
2.基本知識和能力要求等進行本虛擬仿真實驗的學生,應已知曉《大學體育》健美操課程結構及要求,通過對認知與實驗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在掌握團體操基本理論知識與創(chuàng)編、隊形設計及組織訓練等基本技能的同時,熟練掌握自己肢體動作、音樂節(jié)拍點、跑動路線及與他人的配合方法。
成績評定:
1. 機器考核:實驗完成輸出成績。
2. 步驟分段考核,過程和分值。
A:作為大型團體操表演導演的身份:
(1)構思、設計表演的主題(10分)
(2)進行音樂的搭配、編輯及合成(音樂合成不得少于三段)(10分)
(3)根據(jù)音樂表達的情感設計整個表演過程中所需的隊形、隊列及圖形的變化構成。(隊形、隊列變化不得少于8個,并隨著音樂節(jié)點的變化合理有序的變動)(20分)
(4)設計表演者的服裝及演出道具(這部分可用文字加以描述)(10分)
B:作為大型團體操表演中某一表演者:
(1)掌握表演中隊形、隊列的變化順序(25分)
(2)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點變化隊形、隊列掌握自身在變化過程中的準確站位(25分)
3.合成總分。針對2中A、B兩部分內容完成的效果,由老師主觀評價和學生主觀互評來合成總分,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